輔大社會系學生熱心參與卡債議題

 

2018-06-23  社會系學生 陳美伶 記實

 

擷取20180623

現在,孩子,你可以看出錢財對人們的短暫愚弄,因為錢財掌握在幸運女神手中,而人們為獲得錢財仍在疲於奔命;這是因為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,

月天之下的所有黃金

都會使這些疲憊的靈魂無一得到安寧。

(但丁《神曲.地獄》7:40-42

 

但丁筆下的地獄沒有專門給負債者或放貸者的牢籠,卻仍能找到與利慾相關的痕跡。但丁與維吉爾進入第四個坑谷,這裡是貪財者與揮霍者的地獄,一個圓環山道,一群人分成兩邊推動巨石,他們用前胸的力量令重物前進,這段過程進退維谷,停下會被後來者壓死,前進則必然和迎來者相撞,他們就這樣繞著山壁推石、碰撞,周而復始,宛如薛西佛斯的悲劇。

 

古人對陷入金錢漩渦的隱喻、以及對罪惡的譴責固有其道理,然而生活在當今社會我們幾乎沒可能逃離所謂「罪人」的範疇,要知道在古人的思維裡,連出生在西元前都是不能上天堂的,更別說物質享受或貪小便宜諸如此類的小惡,那麼坐在會議室角落的我又和坐在中間的債務人有什麼不同呢?

 

自救會今天(6/23)到場的諮詢者不少,足足有十位,但我不想提具體的案例,我想討論一種現象。會議流程是由主席先開場,簡述自救會的成立目的和負責項目,接著提供諮詢者個別陳述具體情況,向律師請教解決方案。通常律師會主動問問題,如債務金額、欠債原因、目前經濟狀況等,而債務人面對問題,大部分會有兩種反應,一是問什麼答什麼,這樣實際上是很理想的狀態,但很多時候不免有遺漏,只談及自己認為重要的部分,好在自救會的律師都很有經驗,會將問題細分成許多小區塊,從債務人提供的資料中拼湊出相對客觀且有用的情報。第二種則是無法簡明扼要地回答問題,比如對自己債務情況不瞭解也不知從何瞭解、對積欠到目前的數字沒有概念、隱晦說明負債理由等等。然而要陳述自己目前經濟狀況時,大部分人雖會不禁露出尷尬的表情,卻往往說得比上述的幾個問題都清楚,甚至有人會對此長篇大論,為什麼會這樣?我想是《神曲》中描述的那塊大石從未消失。

 

在一般道德觀念中,欠債不還是一件應當被譴責的行為,人們下意識將其視為罪責,因此債務人承擔的不光是實際的金錢負擔,還有來自四面八方的異樣眼光,甚至是自己的罪惡感,長期累積的壓力使人自卑,失去改變的動力,也失去對生活的冀望,渾渾噩噩走一步算一步。此類悲劇在當今社會不斷發生,大部分的貧窮者都陷入這個泥沼當中。所以債務人願意踏出一步,進入自救會諮詢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,他們嘗試去解決問題,擺脫惡性循環,面對自己的過去需要勇氣,試圖改變現狀需要更大的勇氣。故每當一位諮詢者說完自己的狀況,全場就會掌聲給他鼓勵,我想原因就在這裡。

 

話說回頭,當我聽見諮詢者鉅細靡遺地說:我因為負債而過得不好,就彷彿看見罪惡感被暫時壓抑下去的畫面,這是一種代償作用,當他們傾訴自己被生活撕裂成怎樣的形狀,是他們少數能放下心中大石的時刻。但律師往往不需要太多這類資訊,所以會視時間酌情打斷債務人,這不代表他們不在乎債務人的感受或輕視債務人的經歷,相反的,律師不著墨收入扶養之外的個人問題,是為了聚焦在能實際幫助到債務人的資料上,給債務人最實質的建議。

 

自救會的成立是為了讓更多卡債受害人減輕負擔,希望改變的不光是生活,還有心理層面,所以積極營造一種希望的氛圍,告訴債務人這不是種罪惡,我們總會面臨生活上的問題,尤其是金錢,自古以來都叫人疲於奔命。而求助不是軟弱,而是一種勇敢,並非負債就沒資格要求更好的生活,人生不像文學作品,被打入地獄就無法重生,既然主動尋求幫助,就有機會改變,就要積極把握所有可求助的資源,這是人被賦予的權利,因此向律師諮詢不必彷彿告解,首先要誠實的對象應該是自己。

arrow
arrow

    卡債受害人自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