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人住院全家倒?三峽的家庭主婦 正改寫醫院的「陪病」文化

             2018-03-19  天下雜誌      【作者 林怡廷】

「說真的,一天2400元的看護費很貴,我們負擔不起,」林彧奾道出許多台灣家屬的心聲。她的小叔曾因病住院近一個月,若聘請醫院的一對一看護,得花上6、7萬元。

 
 

扛不起的經濟重擔,讓全家人排班到醫院照顧小叔。但林彧奾不捨,「公婆兩老要常跑醫院,真的心力交瘁。」有時候她下班或放假,也得趕赴醫院接棒,一刻也不得喘息。有些家屬還以醫院為家,晚上睏了,就拉張椅子、坐著打盹。

全民健保堪稱全球最好,但在台灣,「一人住院、全家倒」的情形卻很普遍,影響了家屬的工作,又傷荷包。

依據2017年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的調查,台灣人因病住院後,有超過60%由一或多位家屬輪流陪病;25%的家庭則在情急下,聘請日班或全天的一對一看護,平均每天得花上2960元的看護費。

 
 

「政府、醫院為了省錢,把照顧病人的工作推給家人,」台大護理系兼任副教授周照芳批評。眼前77歲、頂著短捲髮的她,如鄰家奶奶,但談起台灣的醫護改革,可是鏗鏘有力。她曾是台大護理部主任與恩主公醫院副院長,投入護理工作已逾50年。

她常碰上家屬因照顧住院病人,家事、公事兩頭燒;沒受過專業訓練的家屬,也總煩惱該如何照顧,甚至可能在翻身、餵食時出錯,影響病情。近幾年,她更看到病床邊「老老照顧」愈趨普遍,更曾有陪病的家屬突然心臟病發,比病人更早倒下。一連串的悲歌讓她不捨,「為什麼連家屬都要受苦?」

這個疑惑讓周照芳至今仍奔走於政府、醫院間或上節目宣傳,想推動如歐美醫院採行的「全責護理」:由醫院專職的照服員和護理師合作,共同照顧病人,也替家屬分憂解勞。如照服員負責餵食、身體清潔等生活照顧;護理師負責打針、抽痰等護理工作。

什麼是「全責護理」?

全責護理,或稱全責照護(Total Care),指的是由醫院聘用、督導照服員,協助護理人員照顧住院病人,也減輕家屬負擔。

這個制度在歐美或日本很普遍,目前全台灣已有部份醫院採行,而每家醫院的施行方式大不同,有些僅在特定病房推行,民眾自行負擔的費用也不同。

全責護理,改寫台灣陪病照顧文化

不只談理念,周照芳也用行動實踐。20年前,她從三峽播種,讓40位照服員慢慢扭轉這個「陪病文化」。

當時恰逢恩主公醫院正籌備建院,56歲的周照芳從台大護理部退休,想在新醫院實驗、改革。她一口氣招募、培訓了數十位三峽的農村婦女或二度就業者,成為醫院照服員;恩主公醫院也成了全台首家實行全責護理的醫院,並延續至今。

曾因家人的住院照顧而苦惱的林彧奾,則在7年前,從兼差送便當的家庭主婦,加入恩主公醫院的照服員團隊;近3年,她更進一步加入醫院新創的「全責病室」。

每天早上8點,她和伙伴準時交班,協助病人翻身、餵食、身體清潔,家屬不再需要全天陪病;總穿著紫色制服的她和團隊伙伴,還被家屬稱為「紫衣天使」。

雖然他們的工作內容和一對一看護看似沒兩樣,但不同的是,他們是醫院「自聘」的照服員,非如多數醫院的看護,是「外包」人員。

恩主公護理部主任詹碧端比較,外包看護的照顧品質參差,甚至三天兩頭就換人,聘到誰,家屬只能自求多福;有時,看護的照顧方式不對,護理人員卻也「管不動」。

但院內自聘照服員,則直接由護理長管理,讓照顧品質相對穩定。如在全責病室的林彧奾,固定以12小時輪班,並得遵守照護準則(如每兩小時翻身、每三天洗頭等),提供更標準、專業的照顧。

再來,相對於一對一看護,輪值日班的林彧奾,最多照顧4位病人。在照顧人力短缺的台灣,這樣的「共享人力」能更妥善地運用資源;家屬的經濟壓力也砍一半,一天最多自費1200元。

院內自聘照服員,協助病人翻身、餵食、身體清潔,家屬不再需要全天陪病。(吳宙棋攝)
院內自聘照服員,協助病人翻身、餵食、身體清潔,家屬不再需要全天陪病。(吳宙棋攝)
 

避免護理血汗,更讓照顧回歸專業

這也改善了血汗護理、提升了醫療品質。例如,有些病人,一週需要三次身體清潔,否則易反覆感染;但過去,護理師總如陀螺,要獨自照顧十幾位病人,「你會希望自己三頭六臂,但往往忙到無法做好,」病房護理長邱育芬坦言,而醫院照服員的加入,讓情況改變。如2015年,恩主公醫院全責病室的感染密度為0.5%,比起全台區域醫院的全院感染密度1.5%,來得低。

我照顧的病人能平安出院,是我最大的願望,」林彧奾把照顧當作助人工作,這讓她不喊累。有醫院當後盾,也讓她有穩定收入,並能不斷接受院內培訓。

「只要家屬說,妳有進步欸,我就很高興,我也沒想到我能做到這些。」安穩與成就感,讓她一待就是7年。團隊中,年資超過5年的照服員,還佔了6成,這改寫了照服員總「留不住」的現況。

恩主公醫院照服員林彧奾,從兼差送便當的家庭主婦,投入醫院的「全責照護」行列已近7...
恩主公醫院照服員林彧奾,從兼差送便當的家庭主婦,投入醫院的「全責照護」行列已近7年。她認為,幫家屬、護理師分擔「照顧」是助人,也讓自己擁有專業。(吳宙棋攝)
 

這股改革陪病文化的力量,也逐漸往其他地方散播、發芽。

尤其,2003年的SARS疫情,曾讓台灣醫院裡的家屬、看護互相感染,「陪病」成了醫院感染控制的漏洞。政府從2006年起,即陸續在14家醫院推動全責護理試辦計劃;有些醫院則在院長的支持下跟進,如:新店耕莘、彰濱秀傳、花蓮門諾醫院等;今年照護司更擴大推動「住院友善照護醫院」。

錢,是最大阻礙

但經費成了最大問題。「照顧本身就是成本,」詹碧端坦言,「我們(護理部)是花錢的,人力成本高,我們壓力也很大。」她舉例,恩主公醫院光是自聘40人的照服員團隊,一年就得花超過1200萬元。龐大的人事支出,讓許多想跟進的醫院卻步,「很多醫院來參訪,他們有觀念,也有能力做,但最大的阻礙是錢。」

周照芳說,全責護理若要在各醫院開花結果,需要健保及政策支持、醫院高層的大力推動;民眾也要願意支付合理的部份負擔,因為任何良好的制度皆非「免費」、「廉價」。「有天,台灣的病人和家屬不再因住院受苦,醫院的照護專業和品質也能提升,」周照芳期望。

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6841/3038797?from=udn-catelistnews_ch1015

arrow
arrow

    卡債受害人自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